又或许面容老成,已经经历过数次科考的洗礼,只与相熟的友人讨一讨学问,而后大多时间沉下心来温书。
这是狄昭昭头一次在京城的贡院中参试。
贡院内外灯火通明,人影憧憧。
看到京城贡院门前的考生,狄松实眼睛里露出一丝丝回忆和感慨。
狄昭昭点头道:“我这就检查。”说完便细细又将考篮中的所有物件都检查了一遍。
抬头看到家人都来送考,也觉得心中暖融:“祖父祖母,爹娘。”他一一喊到,又笑说,“我便去了,夜深寒凉,莫要在外久站。”
狄昭昭把自己热乎乎的手塞进徐氏手心,笑说:“您瞧我手多热乎。我身体自幼就好,生病也少,祖母哪用如此担心?”
狄昭昭在家人的目送下,提着考篮融入数不清的学子中。
那时,小家伙还会欢快回头跟他招手:“爹爹我去考试啦~”
春闱检查夹带、唱保等流程与前头几次考试没有太大区别,就是更严了些。
稍稍打量了一下四周,京城这间贡院明显比老家的贡院好上许多。
显然他们能大致猜到狄昭昭的身份,因为这场考试中的学子平均年龄在三十岁,二十多已经算年轻,尚未弱冠者凤毛麟角。
不过终究是春闱更重要,他们将目光挪开,看了一圈,心中有数才收回来。
大家都默契的没有出声。
晨光熹微。
拿到试题后,狄昭昭收敛心神,静心答题。
狄昭昭在礼部贡院内静心答题。
来回有巡考官视察,以监督考生防止作弊,狄昭昭在休息眼睛, 转动手腕的过程中,还抬眼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杜成秋那家伙修撰过法典,性子执拗又严谨,文风倒是无妨,文意上要是被他捉到一点疏漏,再好的文章都要被他降个几十的位次。”
……
狄昭昭以为正常。
狄昭昭觉得监考严。
作为这次春闱的风云人物, 狄昭昭也是有一点自觉的。
在他表示要参加隔年的这场春闱后,更是争论一片。
京城最好的茶馆中。
也有锐意进取的书生,洪声道:“此时势头正好,心气正高,乃高歌猛进之虎势。依我看少年自当锐勇,才不负天公垂青。”
引得不少数次参考的学子暗暗点头,即使没说什么,但都也觉得稳扎稳打更好,毕竟内敛稳重才是这个时代推崇的性格主流。
被反驳的学子纷纷皱眉,此言岂不是暗指他们是只顾眼前的燕雀?循着声音看过去,只看到一个身穿锦绣长衫的富贵公子,与两名身着书生袍的学子坐在一桌,正是王元琮。
众人诧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