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庇佑、得家族铺路的勋贵子弟,视线就再也挪不开了。
他看到各方搜集来的资料,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些全是幼年时期那个顽童般的小孩做的,甚至冒出一个与许多人相仿的念头——不会不是父亲为后辈铺路,而是小辈让功给长辈?
有些年轻人能力出众,但资历太浅,自己得到破格提拔后,短时间内无法再晋升,此时若家族中长辈正巧在关键期,则将功劳让到长辈头上,助力其迈过晋升中的关卡。
这便是家族强盛,相互扶持的道理,若家族衰败,独木难支,行走官场自然更艰难,稍有不慎跌落下去,再想复起则艰难数倍。
但在那日大殿宣读查处到的军械案证据后,许多人的目光落在狄家,不免有人产生了这种想法。
总不能让朝廷封赏一个五六岁,七八岁的孩子为伯爷、侯爷,乃至国公?听了都让人觉得荒唐。
只是在宴会上看到狄先裕和狄昭昭父子俩的时候,不由多看了几分。
见到两人落座,附近的暴
狄昭昭和狄先裕自然也是都开口:“暴指挥使。”
狄昭昭也点头,笑着看他:“我观暴指挥也面色红润,中气十足,难不成也有喜事?”
更细的安排布置,暴指挥使当然不可能在这儿当众说,但只需听他这两句,还有如此高兴的面色,便知从前,风雨夜深时,定然是他神情紧绷,睡卧不安时,而雨灯应当助力不小。
暴指挥只是可惜:“你说我们又不是没见过,怎么就是想不到?要是早知如此,我早先就把营地里的雨灯拿出来你看看了。”
暴指挥使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按照规制,端午筵席有酒水五盅,果品、糕点、汤三品、粽子一碟,菜色,根据官职高低不同,规制也有些不同。
这是九枚个头小巧,味道各异的小粽子,乖巧的躺在盘子里。
狄先裕闻言,也干脆的吩咐一旁宫女拆了两个,有点期待的吃起来。
许多朝中大员:“……”
尤其是看最近在风口浪尖的狄昭昭,实在是没法将眼前这个吃得开心的明亮小少年,和前些时日那个锋芒毕露的狄昭联系起来。
有稽查寺的官员上前来,有狄昭昭熟识的大理寺少卿帮忙介绍:“这位是稽查寺的李大人,永德三年进士,上次考绩后才升入稽查寺,现任稽查寺少卿。”
李少卿回了个礼,客套两句,他才思索着开口:“狄世子有所不知,李某此次前来,是有所求。军械一案迷雾重重,突破口也小,狄世子能抽丝剥茧、一点点剥离出外层迷雾,查出三位主犯,实在是令人惊奇。”
“狄世子谦虚了。”李少卿笑着铺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