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要逼宫!此绝非人臣所为!”
崔颂清惊愕万分:“你……你是如何知晓的?”
崔颂清脸色是白了又白,他从牙缝挤出几个字:“你想拿这件事,要挟我?”
崔颂清松了一口气,他似乎被抽干全身力气般,颓然跌坐于紫檀案几前,崔珣又道:“或许在伯父的心目中,只认圣人为君,不认公主这个女子为君,只是伯父在三十年前,尚且能为了自己的道,用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说服先帝杀女,怎么三十年后,反倒糊涂了呢?”
他最后道:“此次翻案,是让新政再无阻碍的最好机会,败的话,固然会万劫不复,成的话,却能一劳永逸,从此无人再能撼动新政,伯父应早做取舍,否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翌日,失踪了七日的崔珣,重新穿上
隆兴帝一见到他,就怒从心起,刚想训他问话,崔珣却手持象牙笏板,从朝臣中走出,他行了一礼,然后起身平静道:“禀圣人,臣有本启奏。”
面对隆兴帝的阴阳怪气, 崔珣面色未变,他只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卷起的白麻纸供状, 然后恭敬跪下,双手呈上:“禀圣人,臣有金祢的供状,要启奏。”
崔珣字字惊心,殿内众人一个个瞠目结舌,隆兴帝手指慢慢握紧御座扶手,他几近咬牙切齿道:“崔卿!既然你早已取得金祢供状,何以数月后再呈上,你是何居心?”
他说的好像是他无奈呈上一般,但隆兴帝心知肚明,沈阙是谁审讯的?难道不是他崔珣么?供状是谁贴遍长安的?不也是他崔珣么?他此时佯装不知,简直是将隆兴帝当傻子对待。
隆兴帝怒斥之下,众人于是又想起了崔珣于这三年行的酷吏之事,清流一派本因金祢证言惊诧骇然,听到隆兴帝此言,也有些将对崔珣的鄙夷,转而变为怀疑他所呈供状是否可信,隆兴帝又斥道:“自你任察事厅少卿来,捏造罪名,诬陷良臣,酷刑逼供,历历在目,哪一桩哪一件,冤了你崔珣?如今你还敢借供状一事,将自己渲染成忠臣义士,你何来的胆量,何来的脸面?”
朝中大臣面面相觑,相当一部分清流也开始隐隐赞同隆兴帝的话,甚至为隆兴帝的当场叱喝暗暗叫好,隆兴帝借机道:“崔珣,金祢和沈阙,都是由你看守,而你崔珣的手段,远近闻名,酷刑之下,要伪造证词,又有何难?哼,沈阙供状遍贴长安城,定然与你脱不了关系,而你今日又手持金祢供状前来,你到底意欲何为?还是说,将良臣构陷进察事厅,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你还要将朕的帝师也构陷进去?又或者,你不止想将朕的帝师构陷进去,你还想将朕构陷进去!”
就连京兆尹薛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