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都畏惧如虎的帝后,只有在李楹面前才会化为绕指柔。
崔珣不置可否,先帝和太后为李楹选的人,是如郑筠那般家世清白、性情温和、清风朗月般的人,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还有个王燃犀罢了。
而且,太后分明还很讨厌他。
太后心中,其实一直很是厌恶他。
就如先帝对金祢那般,金祢为人卑劣,先帝想必也是不喜此人的,但帝王用人,又岂能全凭个人喜恶?只要用的趁手,就能用便用,仅凭喜好,哪能当得稳天下之主?
若只因为他是个好用的工具,那这天下好用的工具太多了,也不至于。
他在想这个事的时候,李楹却看到银梳梳齿上绕着几根他的墨发,李楹将墨发从梳齿中取出,然后低头看了看,没有丢弃,却悄悄放入了自己的袖中。
少年长相并不是如崔珣一般的昳丽,反而颇有英武之气,他手法熟练,捏的颇为舒适,少年见太后撑着头,神情不像平日冷淡,于是大着胆子道:“太后,那个崔珣,弑杀故帅,人神共愤,百姓都对他恨的咬牙切齿呢。”
少年吓了一跳,恭顺道:“不是行之想让太后杀他,是百姓想让太后杀他,太后将崔珣囚于府邸,不让他下狱,百姓都觉得太后偏袒崔珣呢,行之也是为了太后声誉着想。”
听过争宠二字,少年张口结舌,然后才柔声道:“行之一切都是为了太后。”
最后那三个字,已是冷如冰刀,饶是少年再怎么愚笨,也听出了太后语中怒意,他吓得连滚带爬落了榻,跪下道:“太后饶命。”
太后缓缓睁开眼睛,漠然看着跪着的少年,如同看着一只最愚蠢的蝼蚁:“你不会以为,崔珣是靠容貌获得吾的重用吧?”
太后寡居二十年,流言蜚语不断,但身边之人,只有崔珣能获得如此高位,那他不是靠容貌得到重用,还能是什么?
太后瞥了他一眼,莫名觉得有些好笑:“你想取代崔珣,做察事厅少卿?却不知,他连这榻都没上来过。”
少年脸色已经惨白,他磕头道:“太后饶命……太后饶命……”
脸。”
礼佛堂,立于大明宫高楼之顶,除了供奉佛陀之外,还供奉着大周历代帝王的牌位。
那是她的老师,她的丈夫,她的君王。
那是在姜氏一个婶母被德妃收买,污她入宫前和人私通,真相查明之后,她却顾念婶母以前对她颇多照拂,祈求太昌帝放过,当时太昌帝说的一句话。
太后看着冰冷牌位,忽奇异的笑了:
她又摇头道:“不对,杀光你的儿子,你也不会掉一滴眼泪,你这种人,心中本来就除了你的大业,什么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