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让俩人避开。
据不可靠消息,那日罚了江风之后,太平公主又狠狠地罚了崔湜。
也不知俩人在床上说了什么,崔湜被太平公主用杯盏砸了脑袋,从床上踢下来。
所以,太平公主原谅了江风的同时,也饶过了崔湜。
不允许俩人见面也能理解,毕竟狗咬狗,挺烦的。
江风在太平公主身边耳濡目染了一个夏天,发现公主和太子两方,斗来斗去也不过是在人、财、兵上争夺。
蛋糕就那么大,两方利益就自然此消彼长。
所谓的零和博弈。
李隆基一方,在人、财两件事上,并不冒进,基本都由太平公主势力把持。
可在长安城的军事力量上,李隆基寸步不让,两方难分伯仲。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太平公主在兵力上也有绝对的优势。
北衙四卫尽数在太平公主手里。
南衙十六卫一半以上是太平公主的人。
李隆基可以调动的兵力,只有柳讷之和王毛仲两部。
可在李隆基把高晦调入神武军后,高晦把持神武军,等于在太平公主铁桶一般的北衙四卫,撕开了一道口子。
李隆基虽然仍处于劣势,但照比从前,已是形势大好。
这种情况下,太平公主竟然没有反扑,只象征性地同意了崔湜的意见,把窦鼎安插了进去。
这完全不符合太平公主的风格,她可是寸土必争的。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可这蹊跷是什么,江风很琢磨不透。
直到李隆业再次上山来看她,江风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李隆业却不当回事,敲着她的头说:“怎么?你还想姑姑真刀真枪地拼杀上来,才罢休嘛?”
江风总觉得哪里不对。
李隆业却不给她思考的机会,便要带她下山。
江风这才发现,她来长安的第二个夏天,又一次一去不复返了。
太平公主见李隆业亲自上山来接,不得已把返回长安的行程提前了两天,随着李隆业,浩浩荡荡地回了长安城。
江风回了江府,府内一切照旧,只是没有了她的母亲。
她在世时,操持全家上下,是所有人的依赖。而她死后,似乎对任何人都没有多大的影响。
她正坐在江母常坐的椅子上胡思乱想时,江佐走了进来。
也不是全无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