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过率就会增加。
因为唐朝的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考官判卷的时候能够看到考生的名字。如果一个考生的文学水平在知识分子中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和赞誉,那么考官判分时就会更加慎重,从而更容易获得高分。
后人评价唐朝的行卷是“伯乐一顾,价增三倍”,行卷的重要性可见一二。
后来千古吟唱并成为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白居易的行卷诗,那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脍炙人口,传唱千年。还有那首“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的诗句,后人都以为是闺阁情诗,但其实也是一个叫朱庆馀的行卷诗。
一个白居易一个朱庆馀,都是行卷成功的代表人物,他们成功的行卷,为后来登科及第铺平了道路,扫除了障碍。
所以,沈顾行已行卷过一遍了,行卷的门路和诀窍已了然于胸。另外,以沈家在长安的名望和地位,由他作为江佐的引荐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否则,以江佐的白衣身份,怕是连京城那些老大人的侧门,也是进不去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沈顾行的一番考前攻略和“拔刀相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番家庭教育结束后,江父和江大哥自去书房,江母也让芸姨娘下去了。
江佑转身向江风,见她精神虽好,但眼睛略有红肿,便道:“阿风好些了?”
“早起本是晕的,喝了点子米粥,竟也好了。”江风回答。
“哎,也是可惜。这些小丫头里,沈兄只对你最好,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想着带给你一份。就这个红珊瑚手串,那胡人本来说什么都不卖的,沈兄连着磨了人家好几天,最后在醉月楼跟人家拼了一大坛子酒,这才赢回来的。连沈都尉家的小妹子问他要了几次,他都没舍得割爱……”
江母的脸早已经撂下来,却碍于江佑和江绯不好发作,只拿了茶慢慢喝着。
江佑完全不懂看脸色,一个劲絮絮叨叨:“今日大家伙都去送他,他只眼巴巴地等着你来。还是大哥说你病了,这才作罢。他自己没有妹子,便实心实意地拿你当亲妹子对待!哎,他这次一走,下次再见不知是什么时候,你竟没能送行,当真遗憾!”
江风最擅长的,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她不管江母的冷脸和江绯的吃瓜脸,也不想再谈关于沈顾行的任何话题,只气哄哄地对着江佑埋怨道:“二哥快别说嘴,我才是你的亲妹妹!我只问哥哥,前几日问你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