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闹灾,当地生活不易,便投奔到了七里堡。”
“我也曾经去独孤杰大人那里应试过几次,但是年纪大了,行动迟缓,一直没有成功。”
“你好好表现,此次若是立功,我提拔你。”李平安说道。
“明公,您放心,学生一定竭尽所能。”刘忱恭敬行礼道。
现在谁不知道,给七里堡做事,月前高,还有各种奖励。
有的时候,刺史大人一次赏赐,就能赶上外面的官员,一年的俸禄。
千里迢迢前来投奔,结果没有谋个一官半职,整天靠给人家孩子们教书为业,让刘忱这颗躁动的心,一直很抑郁。
“你从你们那儿来到七里堡,走的是官道吗?”王豆子开口问道。
“对,走官道好走一些,而且学生还观察了山川形势。”刘忱点点头说道,“小路确实有,但是不好走,坑坑洼洼,而且还要翻不少山头。”
“你竟然会看山川形势?”王豆子惊讶道,他的第一反应此人很有可能是细作,但是仔细一想,能够入驻七里堡的读书人,都是经过严苛的身份核查的,起码要几代人身份清白,便没有发作。
“研究过,读书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刘忱说道。
一边儿的李平安没明白王豆子为什么这么问,但是没有打断。
“那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埋伏更合适吗?”王豆子问道。
“当然,学生这山川形势不是白看的,盘蛇岭特别适合埋伏大军。”刘忱说道。
“你来跟我详细说一说,从七里堡到回头山的路况。”王豆子示意看了李平安一眼,李平安点点头,二人便走了下去。
王豆子到了营房,又叫来崔九郎等人,对着舆图议论起来。
没过多久,李亮开始召集兵马。
如今李平安手下兵马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这些人按照大康的方法,进行了分配。
每一千人,设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都尉各一人,统帅一府的兵马。
每个府下设三个团,每个团三百余人,团有校尉以及旅帅。
每个团又有六个以及以上的队,五十人为一队,队友队正、队副。
十人为一火,有火长。
目前七里堡有三个府,最高指挥官自然是李平安,王豆子、李亮、赵老蔫分别为三个正牌儿都尉,当然这不属于朝廷编制,饷银都是李平安自己发。
李平安的两个大哥,属于没有正式职务,但是随时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