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回去吃就成。”
那伙计的话音刚刚落下,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
“李刺史真的是太仁义了。”
“小哥,这么好的咸菜,才卖五文钱一斤,李刺史是不是赔老钱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会儿不少人尝了咸菜,纷纷提出了心里的疑问。
“这东西肯定是要赔一点的,但是我们家刺史老爷说了,他老人家赚的钱已经很多了,他对钱完全不感兴趣。”
“只要你们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赔多少钱都可以!”
说到此处,伙计直接开始走煽情路线,“其实不瞒大家,李刺史是真的心疼大家日子过得辛苦,这一次将当初打水井赚的钱,又掏出来一大半补贴给乡亲们了。”
“李刺史,真的是咱们定南州的大恩人啊!”
“我回去,一定要朝着李刺史家里磕头,给李刺史烧纸祭拜下。”
大康的百姓,每日都处于吃不上饭,穿不起衣,吃不上盐的多重折磨下。
而李平安的出现,又是给他们便宜吃食,又是卖便宜咸菜,真的让他们很感动。
不少百姓当场落泪磕头。
同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几乎在定南州的每个县上演,然后就是镇子,接着便是村子。
又了便宜咸菜,老百姓再也不怕补充不了盐分了。
很多老百姓都不叫这种咸菜为七里堡咸菜,而是叫他平安咸菜,或者刺史咸菜。
李平安在龙州和定南州的声望,很快便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硝土加工,在经过最初的磨合之后,也转入了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模式。
李平安又盯了一段时间,便交给了村里一个跟自己很久的年轻人,让他负责管理现场,然后自己带队折返七里堡。
如今的七里堡、新城、龙州的州城,这三个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工程建设,每天都有大量百姓涌入,也就每天都是一个崭新的样貌。
李平安在象鼻山呆了不到一个月,回到七里堡的时候,就看到路边儿,又多了很多竹楼。
七里堡和龙州之间的新城,大量的房屋和围墙也建设起来。
刚刚进入七里堡,李平安就遇到了公孙县令和几个镇长。
李平安还没来得及下马,就看到公孙县令朝他行了一个大礼。
几个镇长也是一样。
“公孙兄,你这是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