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贾宝玉因与林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林黛玉小性子也罢,真性情也罢,也是因为来了外祖母家吧。或者说,她的终身早早定下了。
古语云,姑表亲,舅表亲。也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种。黛玉去了婆家,又是母舅家,养得更娇。
远在姑苏的母家林家,林如海和贾敏,还不敢这么娇惯她。
就像贾府三春。规矩,比她好。但林黛玉刚进贾府,规矩也是极好的。
另一种,隔代亲?
除了外祖母贾母,其实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也是有管教责任的。再想想,贾宝玉,王夫人自己都承认,他是个混世魔王,似乎不难明白了。
这种人家,可以参考古代小门小户的童养媳,当然,是有规矩的人家。
儿媳妇自小养在婆家,婆婆亲自教导,是任谁都挑不出错的。
舅母王夫人不答应,一开始便不会这么安排。
黛玉身子不好,宝玉房里做姨太太的丫鬟不是一早备下了?再说,这种大家闺秀。
秦可卿出身不算高,跟王熙凤性子差不多,掐尖要强,却又多思多虑。
她原来,身子骨没准很好的。活了多少岁?
所以,这都不是理由。古代结亲,是结两姓之好,这种亲上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回到原文。
贾府三春,在古代是要嫁出去的,伺候姑婆,不知道婆家为人便要管得严些。而阖府下人,自然会看风向。
不过数月,贾府正经三个孙女,三春,便也都比不上黛玉这个日后当家的宝二奶奶。
非要说,便是如此。所以,林黛玉才是如此。
相比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谨小慎微,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也有些疏远。
此时的林黛玉,逮谁怼谁,说明她此时正是贾府内宅当家老太太贾母、管家太太王夫人跟前,第一得意的人儿。
大概当真是无敌于贾府内宅的高手寂寞,林黛玉内宅转悠几圈,跟要进宫待选的薛宝钗又怼上了。
王夫人现在就贾宝玉一个嫡亲儿子,赵姨娘的儿子她可没有抱养,如今也养不亲了。
她看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