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福全也是顾及到这一点,所以才到黄南去。
“你们派人去了黄南,这一步走对了。”
应该说,南下支队渡河确实把师部的思路打开了。
黄南,按照正常发展,要到3年后,建立水西根据地。
南下支队提前部署了,跟兵力多少没关系,关键还是思路。
刘福全其实也是照抄的剧本,八路军总要过河,甚至跨过陇海路。
“过河后,南边、东边是新四军,西边是顽军。”
“我听说35年,你在豫西跟顽军打过,熟悉地形。”
旅长已经走到了地图前,上面的标识很清楚。
刘福全很清楚,旅长在战略眼光上,有独到之处。
一线战将中,要说能跟旅长相比的,一个是南下那位,另一个是苏中那位。
“怎么样,有没有考虑,南下支队拉到豫西去?”
“旅长,我们服从命令。”
仅仅犹豫了十几秒,刘福全站起来,果断回话。
“坐下说,先跟你们通个气,还要总部批准。”
“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首长,没有,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要求还是要提,我们尽量协调。”
政委这时补充了一句,南下的艰难可想而知。
“特别是干部,这一点很重要。”
到底是做干部工作的,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点。
师部其实已经有了指示,尽量从老鄂豫皖的干部中选。
“部队嘛,五分区,先遣支队那边整编后,三大队调过来。”
“挺进支队也是老教导团发展起来的,二大队也调过来。”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非常精干,老红军不少,战斗力强。”
这两个大队,目前人数都在600人左右,跟目前南下支队几个大队差不多。
“你们回去问问,5、6大队本地人居多,要是不愿意南下,可以留下来。”
旅长明显早就想好了,南下支队这两个支队,大部分是民军的人,南下很可能不适应。
刘福全、李玉清相互看了一眼,确实不敢说。
“总部的指示,兵力不能少,要不然作用不大。”
“但是,目前的情况,太多了,我们也没有。”
旅长笑了,说起来386指挥了3个旅,近人,但是,大部分是新军,也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