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脑袋还挂在城墙上,郑思明闷闷不乐,我真是没有心情。”
王和垚微微沉吟,还是据实相告。
他也想看看,这个黄俊森,是不是自己值得相交的朋友。
王和垚的话,让黄俊森微微一愣。他看了看周围,拉住王和垚,压低了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和......垚,你......到底想要做什么?你可不能干傻事!”
一旦和乱匪扯上关系,官府向来是株连甚广,毫不留情。
他黄家和抗清撇不了关系,早已是官府的眼中钉。王和垚干傻事,无疑是找死。
“我想帮着郑思明,把他阿爹的人头拿下来,和身子一起安葬!”
王和垚看着脸色发白的黄俊森,轻声细语。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是还要完善很多步骤。
“拿下人头?就你们几个人?”
黄俊森震惊之余,摇了摇头。
“官府拿人头示众,是要立威,杀鸡骇猴。你们要抢人头,肯定不行,弄不好还要牵连家人!”
“老黄,我不是抢人头,我是想把人头取下来。你们黄家不是家大业大吗?能不能帮忙,把人头给要回来?”
王和垚心里起了希望。
黄俊森锦衣纨绔,也许人脉广、路子野,能帮上忙。
“兄弟,梨洲先生虽是文坛泰斗、江南名士,好大的名气,可是要论和官府的交情,恐怕就爱莫能助呢!”
黄俊森摇了摇头,一脸的苦笑:“谁都知道,我伯父曾与官府作对,起兵反清。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朝廷对黄家也是虎视眈眈,欲除之而后快。”
看得出来,黄俊森是真为难。
“梨洲先生?黄宗羲?你的伯父?”
王和垚目瞪口呆,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怪不得黄胖子能中秀才,看看他的家世就知道了。
“兄弟,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黄家因明末抗清,历次遭鞑子缉捕。要不是为了安抚江南人心,黄家恐怕早已灰飞烟灭了!”
黄俊森感慨道。
王和垚点了点头,若有所失。
黄宗羲,梨洲先生,明末遗民,抗清义士,大名鼎鼎,和顾炎武、朱之瑜等志士齐名。
自毁家产以纾民族之难,清廷多次请其入仕而坚拒,终身不仕清廷,其人志趣,以不言而明。
其着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