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三年不要求增长多少学识,只要能认识一部分常用字就可以了。这就是基础班的由来。
基础班学习三年后,如果想继续提高学识,就得参加提高班,那这个费用可就高了。
光束修每个月就要半两银子,其他纸墨笔砚包括书本费用更是吓死个人,一般的村民家庭哪付得起这个钱呀!基本上三年基础班上完孩子们就纷纷退学了。
杨树宇其实也没有逃过这样的命运。
九岁那年没有检测出灵根后,他老爹杨良田托关系,准备把他送去暨阳城木匠坊做一个木匠学徒。可杨树宇横竖就是不愿意。
他想再拼个三年,看十二岁时能否把灵根洗炼出来。同时他更愿意学习医术,不想学木匠。
杨良田只是一个老农民,哪有学医的路子呀。他把杨树宇带到镇上的医馆。那些大夫一听要拜师学医,就先问杨树宇的学识。
当听说只是在私塾里学了三年,基本认识字,就把嘴一撇,扔出来一本医书,让他当场读一段。
杨树宇倒是结结巴巴地读完了,可其中的古文意思解释的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和他爹灰溜溜地回来后,杨良田还是劝他去学习木匠,而杨树宇则是想到私塾的提高班中学习一段时间。
老爹沉默了半晌,最后还是告诉他家中的钱财不多了。
他大哥杨高粱刚给他生了个侄子,他二哥杨清河马上就要结婚,都正是用钱的时候,家中实在付不起他的束修了。
杨树宇想了两天,还是有些不甘心,便一个人跑到私塾和严夫子商量。他可以每天早上帮忙打扫私塾卫生,中午放学后帮严夫子打理菜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