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洛子君郑重道:“道佛殊途,然同归一理。佛本是道,道即是佛也。”
\n
此言一出,两人皆是一怔。
\n
那老僧连忙双手合十,低头道:“公子请进来说话。”
\n
洛子君看了他一眼,抬脚走了进去。
\n
那老道冷笑一声,问道:“这位公子何出此言?佛即是佛,道即是道,怎可混为一谈?若佛本是道,道即是佛,我道佛两门,何须争执千年?”
\n
老僧也道:“还请公子解释。”
\n
洛子君本是顺口而说,见话已至此,也只得随口解释道:“道乃宇宙之本源,宇宙之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被认为是超越万物形相和语言的。若从这个意义上看,佛教所追求的涅槃或实相,与道教的道有相似之处,都是超越世俗、不可言说的本体真理……”
\n
老道一愣,嘴里喃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n
洛子君继续道:“佛教讲‘缘起性空’,认为一切现象皆因缘而生,无固定自性;而道家介入“无为而无不为”,阐明顺应自然、碍人为干扰。两者都强调对宇宙法则的洞察与顺应,且都追求超越局限的解脱之道。例如,佛教的‘般若智慧’与道教的‘清静无为’,在某种程度上,都体现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相的理解,这也是两者的相似之处。”
\n
老僧低头沉思。
\n
洛子君又道:“佛教讲‘万法归一’,道教讲‘万物归道’,二者皆追求宇宙的终极真理,只是在大道上而显现不同。若从超越教派的高度看,两者在宇宙观、观与解脱之道上,有着同样的共通性与终极追求,以及对事物的超越,和对天地万物的和谐归一……”
\n
“所以小子以为,佛本是道,道即是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