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导演没发火,还有问必答,这已经很给面子了。
\n
“李晓苒在《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中的演技,大家有目共睹,因此也为她赢得了内地首个柏林影后。”
\n
曹阳先定了调子,接着说道:“但要说全是她的功劳也不尽然,毕竟电影不是只有她自己,还有其他演员和工作人员,要没这些人,她自己也没法演,是吧。”
\n
“曹导你的功劳能占多少?”有记者喊了一句。
\n
曹阳笑着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算。
\n
“电影是我导的,项目是我发起的,剧本是我写的,她的女主角是我拍板定下的……你们觉得我能占多少?好了,咱们进入正题吧。”
\n
一场《空房间》的开机发布会,开场几乎成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专场,但最后还算可控。
\n
记者也没想到曹阳有问必答,人家导演那么给面子,他们也不能太不识趣,毕竟现在还不是狗仔时代,大家都是场面人。
\n
当然了,这只是表面,别以为这时候的记者就弱,这时代的记者,人家写文章骂人都是提名带姓的,相当直接。
\n
哪个大没被点名骂过?哪个导演没被点名骂过?包括国师和凯哥,都是直接贴脸开大,骂的就是你。
\n
其实,大一点的媒体对曹阳还是挺友好的,这年代对年轻人很包容。
\n
一个二十来岁的学生导演,不管因为什么成功,哪怕是再妒忌的人,没有确切的证据时,最多也就阴阳几句,不可能亲自下场贴脸开大。
\n
为什么?就因为他年轻,就因为他是北电的学生。
\n
当然,这不是说媒体就不报道了,他们不点名,但可以换另一种形式。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