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方永没有对此进行太过严格的监管。
\n
于是讨论的声音愈加繁杂。
\n
有两广过来的商人将方永之前的退让政策讲述了出来。
\n
一些人凭空将这一政策和南安郡王的战败联系在一起,认为是战败的原因国家的无能干预所导致。
\n
方永对此没有生气。
\n
相反,他甚至还有一些成就感油然而生。
\n
百姓能有闲情雅致对国家评头论足,这证明百姓吃饱了肚子,有了闲暇的时间。
\n
这是方永功绩的最好证明。
\n
如果换做以前,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恐怕根本没几个人会关心这种事,而是大部分人都麻木不仁吧。
\n
至于战败所损失的脸面问题。
\n
对于这一点。
\n
镇压民众并不会让声音消失。
\n
也同样不能挣回丢失的脸面。
\n
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夺回战争的胜利。
\n
一场货真价实的大胜比任何讲话都更能激励人心。
\n
几日后,暹罗的使者赶来京城。
\n
方永只在朝会上看了一眼这名使臣,甚至没有记住这人的名字。
\n
因为没有必要,一个死人罢了。
\n
对方穿着黄色的长袖丝绸上衣,下身则是一种名叫绊尾幔的紫色“兜裆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