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汉帝国处于古典帝国状态,政府的治理相较于同时期世界的其他地方已经非常先进、高效了,但是相比于后来的政府,还是颇为粗旷、豪放,很多事情都是一拍脑袋就去做,并未经过谨慎的试验和论证。
\n
由此带来的资源损耗问题就特别的严重。
\n
比如从太原郡向雁门郡转运粮食这一说,如果按照过去官府的号令,那短短的一段路途转运过去的损耗就超过了四成。
\n
而袁树提领政务之后,在州牧府中设置了一个专门负责物资转运的转运司,设置专门负责转运司工作的转运从事,深入研究从太原郡到雁门郡之间的道路河流、山川地理,然后实地走访,考察出了最合适的运输方案。
\n
按照这样的运输方案和沿途的一些辅助方案,最后从太原郡向雁门郡转运粮食造成的损耗降低了百分之六十。
\n
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精细的方案设计,尽可能的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条件,无形之中就能减少大量损耗。
\n
一段路程减少百分之六十的损耗,那么其他地方同样经过设计之后,也能减少相当多的损耗,加在一起,每年在转运途中的损耗就能减少一大批,节约数百万斤的米粮。
\n
这部分粮食又能养活多少人、养活多少士兵呢?
\n
所以之后袁树在州牧府的例行会议上就提出了这个要求,要求所有官府必须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办事方案来,无论办什么事情,先做方案。
\n
所有的路都去走一走,所有的河流都去看一看,所有的运输工具都去修一修,哪怕只能节省几斤粮食,也是一个人一天的口粮。
\n
这个命令在州牧府下达之后,又被下达到了九个郡府,然后是九十三个县府,反正只要是有官府组织的地方,全都下达了。
\n
在治理并州政务的同时,袁树实际上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