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君,致良知,便从此刻开始,天下为公,就是吾辈之良知,为此良知,纵千万人,吾往矣。”
\n
“致良知……”
\n
卢植恍惚片刻,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袁君所言甚是!如此良知,纵使千难万险,吾辈,亦当前行不止!”
\n
大义名分的重要性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n
树立起一个绝对正确的大义名分,便站在了一处道德高地上,旁人若要进攻,首先,就要登上这高地。
\n
然而,这高地上,早已遍布袁树所建起的防御工事,纵使登上了,能攻破吗?
\n
我的高地,岂容你放肆?
\n
高地竖起来了,那么防御工事也要接二连三的建设起来。
\n
涉及到皇权之类的事情暂时还过于敏感,所以袁树和卢植很有默契的暂时没去提,而是针对其他一些事情作了一些讨论,为新学派的理论体系添砖加瓦。
\n
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作为起始点出发,先从个人角度完成个人的修行,然后再扩大到全社会。
\n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没有遵从良知而行动的人,在精神上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
\n
穷光蛋首先要“善其身”,然后,才有资格兼济天下。
\n
由此出发,将致良知作为解决“穷”的行动方式,以知行合一作为“达”的最高目标。
\n
以良知立身者,就是达者,成为达者,才能关注社会问题。
\n
物质上的富有不是富有,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
\n
他们在学派内要树立起对精神富裕的追求,批判物欲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