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的军事潜力。
\n
以上仅是冀州所能动员的兵马。
\n
如果再算上青、幽、并三州之兵,说袁绍有兵数十万绝不是危言耸听。
\n
并州刺史是袁绍的外甥高干,按史书记载叫,
\n
——“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带甲五万,北阻强胡。”
\n
保守估计,高干手中也是有五万常备兵的。
\n
当然,这五万人里面,肯定也包含乌桓、南匈奴等各部的胡人雇佣兵。
\n
袁绍的长子袁谭控制青州,也是徐州首要面对的大敌。
\n
考虑到亲儿子身份,以及青州的人口在并州之上,袁谭手上的兵力肯定是不会逊色高干多少的。
\n
至于袁熙,则控制公孙瓒覆灭后的幽州。
\n
史书虽未明确记载袁熙有多少人马,但也能从史料中捕捉到一些细节。
\n
比如后来张南、焦触反叛时,驱率了诸郡太守令长,整合了幽州的兵力。
\n
整合后的兵力是,“陈兵数万,杀白马盟。”
\n
“数万兵”按最保守的估计,也该有两到三万人。
\n
综上,巅峰时期的袁神,说自己能动员三十万兵马是真的一点儿没有吹牛。
\n
只不过袁绍没必要动用这么多人,但他保持十五万的常备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n
其实十五万的推测,都已经很保守了。
\n
因为仅官渡前线就明确记载袁绍出动了十一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