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路途损耗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劳动力脱产。
\n
要是有充足的劳动力,可以保证将士既能在前线打仗,后方还有足够的人种田。
\n
那国家就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可以无限制对外扩张。
\n
但这在古代,是绝对没法实现的。
\n
张燕在这次谈判中,取了巧,谈到了粮秣损耗问题。
\n
却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
\n
那就是百万黑山人口,并不是人人都要上前线作战。
\n
他们有不少民众,是自给自足的。
\n
你这是百万人,又不是百万兵。
\n
怎么能把军事上的问题一并放在这上面讨论呢?
\n
“……这不是河南所能负担的。”
\n
李翊斩钉截铁的回复张燕,拒绝了他开出的条件。
\n
而这自然也在张燕的预料之中,便问:
\n
“那么郯侯能给出多少粮秣?”
\n
“……三十万斛,这是河南所能给出的极限了,既是如此,我也得先请示刘将军。”
\n
“李某自己做不得数。”
\n
李翊信誓旦旦,故作为难。
\n
显得这三十斛粮食,都已经是他咬紧牙关,下定很大决心才同意给的。
\n
张燕牵唇一笑。
\n
“这三十万斛粮秣,只怕不够前线将士打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