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个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
\n
因为刘备当时的威望还不够,而这场大胜使得刘营名声大噪。
\n
刘备在蜀地的声望也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n
不过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
\n
黄忠的战功背后是刘备的指挥,还有法正、黄权的谋划。
\n
不能把功劳全部推到黄忠一人身上。黄忠是一把尖刀,关键还得看用刀的人。
\n
当然反过来,也不能把功劳全推到刘备、法正身上。
\n
以致忽略了黄忠的勇名和功勋。
\n
一场漂亮仗,肯定是多方各司其职,有效配合的结果。
\n
那边箭术的比试还在继续。
\n
黄忠、牵招已经各射了数支箭了,未分胜负。
\n
然牵招渐渐脸红气喘,体力有些跟不上了。
\n
射箭极为吃臂力。
\n
牵招起于北地,更善游牧类的游骑射。
\n
似这般开三石弓比较,着实令他有些吃不消。
\n
刘备见此,赶忙上去说道:
\n
“好好好!两位将军神射,备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
\n
“来人,赐酒!”
\n
刘备及时叫停,保住了自家将领的颜面。
\n
免得到时候输了,面子上不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