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事态好坏取决于心态。
曾经爬过一座山,那是家对面不算太远的山,是站在屋顶上看得到最高的山,层层峰峦如天堑一般围绕在丘陵地势的家乡,方圆几里都被它卷揽在怀。
当年幼的我站在山顶时却有些茫然,看不到尽头,看不到我想要的答案,直到很久以后才明白,再高的山也只是俯瞰一方。
所以我想去的地方也从来不是什么山顶。名利,权势,跻身权贵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追求,内心深处的梦,太虚无缥缈了一些。
从小我便离群索居着,直到成人多年后的今天也一直处于陋室寡居的状态,也不说什么喜欢与享受孤独,但至少,很习惯。
也正是孤独,让我学会或者说领悟很多,年幼时便在与人相处之后习惯回味彼时的点滴,试着用各种角度与立场去带入经历,现实只是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却在脑海里如电影一般回放了一遍又一遍,也是这样,我拥有了很强的共情能力。也说不确切这究竟是天赋还是后天所学,但这样的能力让我在所处的圈子里,一直都是中心,是的,共情能力已经被转化为领导能力,不管在家里还是工作生活中,这些话的含金量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其中客观性。
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也读过很多的书,承载起我过去青春的只有书籍与学习,只是我的学习读书是另一层面的知识,而且,很难被大众认同,
读过小说,见过很多跌宕的人生,各种丑恶与挣扎,各种低劣与媚俗,各种无奈与幽暗,各种憔悴与不甘,人世间的各种不幸与故事,都是内心深处体验过的桥段。
读过历史,见过各种大势,各种被命运洪流裹挟的微小个体,世事的既定与多变,愚蠢的重复与闪现的微光,都葬在了时间这片坟墓。
读过哲学,见识了各种价值观的形成,质疑的微妙。理解了各种坚定立场的信仰,那些嗤之以鼻的竟然蕴含道理,再用更思辩的眼光看待这亦真亦假的世界,里的一切。
读过社会学,发现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都是有心人的运作,人类社会不过一张想象中的草图,有些温暖的事情,背后都隐藏着冰冷的考虑与目光,集团,个体,都只是系统的一份子与螺丝钉,后者,轻若浮萍。
读过人类学,明白人也是动物,高尚的地方,在于道德与良知。
读过宗教文化,也明白了道家与道教的关系与联系,佛家与哲理之间的相通之处。
嗯,也看过低俗下流,虽然没实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