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连个上本进言、签发公事的权力都没有。
\n
所以,杨一清现在这样做,自然是在有意修补与护礼守旧派的关系。
\n
目的嘛。
\n
朱厚熜觉得可能有公也有私。
\n
公的方面,自然是想更好做事。
\n
私的方面,自然是想让自己的人多多的,这样也就更好压制更加激进的张璁、桂萼这些人。
\n
而这些官员奏请赦免起用一些犯官的理由,则是眼下候选官员数额不足。
\n
朱厚熜因此在御书房的这一天,将这些奏疏丢到了案上,然后看向杨一清等,问道:“对此,你们怎么看?”
\n
“回陛下,大司寇胡公等说的也是实情,朝廷考成官员如今本就严格,又因诸事动辄革职削籍,使得朝中官员后继不足,本来朝廷就在推行大政,增加不少官额,所以也就需要能复官就复官。”
\n
杨一清回道。
\n
“不需要复官!”
\n
“朕宁肯宽进,也不严出!下道诏旨,明年会试录取名额增加五十,各省乡试名额照上一届增加三成。”
\n
“另外,考虑到应顺天府乡试者都在京师,所以扩招后,顺天府提前在下个月月底开乡试,以使京师举子有更多时间准备明年的会试。”
\n
朱厚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n
他不可能让杨一清一党做大到彻底压倒张璁一党的地步。
\n
因为朱厚熜也不知道把那些守旧党起复后,会不会让杨一清这些人也跟着变质,最终站到自己对立面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