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轨道并修正后,就以该彗星过近日点的先后次序,以罗马数字Ⅰ、Ⅱ等排在年之后(这编号通常是该年结束后二年才能编好)。如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的编号为1993e和1994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白玉一开口就把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除了编号外,彗星通常都是以发现者姓氏来命名。一颗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个发现者的名字,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的英文名称为Shoemaker-Levy9。”
“由1995年起,国际天文联合会参考小行星的命名法则,采用以半个月为单位,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新彗星编号法。以英文全部字母去掉I和Z不用将剩下的24个字母的顺序,如1月份上半月为A、1月份下半月为B、按此类推至12月下半月为Y。”
“其后再以1、2、3..等数字序号编排同一个半月内所发现的彗星。此外为方便识别彗星的状况,于编号前加上标记:
A/可能为小行星
P/确认回归1次以上的短周期彗星,P前面再加上周期彗星总表编号(如哈雷彗星为1P/1982U1或简称1P亦可)
C/长周期彗星(200年周期以上,如海尔·波普彗星为C/1995O1)
X/尚未算出轨道根数的彗星
D/不再回归或可能已消失了的彗星(如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为D/1993F2
附S/新发现的行星之卫星”
白玉看了看夜空,天边似乎有一个淡紫色的光点,但非常模糊,好似镜中花水中月,然后继续说道:
“另外,对短周期彗星在其轨道周期确认之后,按其过近日点或在其发现后在远日点附近被观测到的先后次序,在这颗彗星的名字前面冠以一编号,对所有短周期彗星从1开始,顺序排列。哈雷彗星编号为1号,恩克为2号,科普夫为22号。如果一颗彗星已经分裂,则要在它的名字后面分别加上“-A”,“-B”等,如比拉彗星原来的名字为3D/1772E1、3D/1805V1,分裂后的名字为3D-A、3D-B等。”
“这个彗星暂未算出轨道,加上世界各处同一时间发现,简直就好像是这个彗星突然出现在人类观测的范围内一样,导致没法以名字命名,所以彗星目前的编号为X/20XXH1。”
等白玉介绍完此时的众人也都登上了山顶。
“老哥你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