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不着头脑地答道。
“死了?”十一惊呼,裴少珩心下也是一惊。
“亡于何时?”裴少珩上前一步忙问道。
“去年夏时。”
去年夏时,那不正与裴季同和荀姜失踪之日相近?
“因何死亡?”
“听人说好像是失足坠湖。”
裴少珩与十一互看一眼,匆匆与画舫舫主道了别,一路马不停蹄地前往府衙调出鲍全死亡卷宗。
卷宗其三,鲍全,原黔江人氏,十年前转至庐陵,自此定居,以经营画舫为生,于七月二十日坠江而忙。
七月二十日?恰是失踪案案发时段。
七月二十日,鲍全死亡。
七月二十一,裴季同失踪。
七月二十二,荀姜失踪。
短短三天,两人失踪,一人死忙。
裴少珩捏着卷宗,只觉这失踪案定有隐情。
裴少珩又细细看鲍全死亡卷宗,上面想尽记述了仵作所验,颅后有击伤,颅骨有碎,颅后裂口一拳左右,有失血之状,致命于溺毙。
府衙将其死断作失足落水,头击江石,因以溺毙。因此只录入卷宗不曾备案审查。
失足落水溺毙,逻辑严密,可事实当真如此吗?还是一切只因他猜测过甚?
裴少珩又反复查阅有关鲍全县志文书乃至户籍记录,字里行间,他忽的看到一个曾听裴季同小厮提起的名字。
青女。
裴季同失踪,鲍全溺毙,这两案是否另有缘由?又是否有所相关?
一个与两人皆有关联的画娘,或许能解。
裴少珩轻扣桌案,眸色幽幽。
看来他得会一会这个青女。
庐陵清江画舫。
裴少珩盯着从青女笔尖滴落晕开的层层墨花,心下了然,她果然知情!
青女将笔搁下,面容平和,声音浅浅,听不出情绪:“他是我的卿郎。”
十一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裴季同送往画舫跑。
青女抬眸,眸色清清,面容淡淡,又言:“我素善丹青,他好画扇,他慕名求画,我不应,至此,他日日来求,其心甚挚,渐渐的,我同他互生情愫,两心交付。”
裴少珩听其缓言,皱眉似有不解:“既是两心相许,那为何……”
为何裴季同失踪,青女面色平和,并无悲戚之态,后又抛头画屏,一如往常生活,先下提起情郎,声色平缓,连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