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明朝部分开放了对外贸易,这为传教士进入大明提供了机会,意大利的传教士罗明坚等人成功登陆大明,开始宣扬天主教,可是,他传教的方式太激进,根本不被汉人认同,没多久就被驱离出境。
直到万历十年,利玛窦来到大明,此人汲取了罗明坚的失败教训,在传教的同时,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
他容许汉人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认为只要不掺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质上并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他还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并指“上帝”概念早已存在中国上古文献中,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没有分别。
除了传教,利玛窦还带来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等先进知识,这番行为成功得到时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的认可。
徐光启不但接受了天主教,还将利玛窦带进朝堂,参与历法编撰,在此期间,利玛窦终于如愿以偿,得到永乐大典,并将其翻译后传播到西方。
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在北京病逝,临终前将汤若望安排进钦天监,继续搜集整理大明的典籍,特别是徐光启编撰的《崇祯历书》,此书是徐光启等人收集整理前人数千年的天文学观测结果后,所编撰的天文历法,其中包括日心体系和地心体系之间的折中学说,其对日、月、五大行星视运动的描述采用了本轮、均轮一整套小轮系统来解决,在计算中使用了几何学,比如球面三角和平面三角等,是世界上最精准的历法。
汤若望得到崇祯历法后,将其删减后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并成功传播回西方。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城下,关外建奴蠢蠢欲动,汤若望甚至已经准备将这部礼法当做礼物,献给新帝,当然,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谁当皇帝不重要,汤若望要的是权力,他需要更大的权力,再能接触到更多的先进科技。
结果却让他出乎意料,李自成和多尔衮相继败退,大明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伴随而来的是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式武器。
此时的汤若望看到了崇祯皇帝对科技的热情,于是站出来,将西方世界的科技毫无保留展现出来,果然得到赏识,升任工部右侍郎。
获取了更大的权力后,他便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接触到燧发枪等先进火器的图纸,正赶上当时科学院刚刚成立,保密意识还不强,初代燧发枪的图纸就这样被泄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