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沈燃在御书房中召见了温如松。行礼已毕,他十分客气的请温如松坐下,与对方闲话家常。
温如松别看如今年纪大了,却是个急脾气,说不上两句话就步入正轨:“陛下今日召老臣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君臣多年,温如松自然也清楚沈燃的脾气。沈燃就是闲的再无聊,聊天解闷这种事儿也不可能找他来陪着。
沈燃轻笑了一声:“既然温相如此坦率,那朕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朕今日请你来,其实是有一个不情之请。”
说到这里,他稍稍顿了片刻,这才继续道:“本来温相年事已高,这等费心费力之事,实在不该再麻烦你,然而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如今朝中无人能比温相更合适。”
这自然是极高的赞誉。
温如松愣了愣,立刻道:“虽然老臣如今年纪大了,但陛下若是还有能用到老臣的地方,老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温相果然是国之肱骨。”
沈燃轻叹了一声:“你应该知道,一年前朕曾经派李九霄到常州赈灾,经过一年的建设,常州灾情已基本稳定,不会再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了,可因为整整三年颗粒无收,大部分百姓的家里头都没有积蓄和存粮,所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紧巴巴,连年事已高的老人和懵懂无知的幼童都要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李九霄派人上报,说是自己能力有限,实在无法带领常州百姓发家致富,希望朝廷可以再派能人。”
“说来惭愧,朕一听闻此事,立即就想起当年在温相治理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景,想着倘若温相能出面,到常州治理几年,自然是常州百姓之幸。”
“为国出力,义不容辞。”
听沈燃描述常州百姓的辛苦,温如松不由自主的面露不忍。
他当即表态:“请陛下放心,救济常州百姓之事就包在老臣身上,老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朕就知道温相不会拒绝。”
沈燃闻言,当即面露欣喜之色。
但紧接着他又摇摇头,为难道:“可是常州地处偏远,救济灾民又实在是个极其累人的苦差事,让温相这样年高德重的老臣前往,一则朕于心不忍,二则也怕子期和今朝埋怨朕不懂得关心他们的老师——”
“陛下说得这叫什么话!”
温如松“啪”的一拍桌子,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老臣毕生所求便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我大周的江山稳如磐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