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之中,也不知有多少是为官一生都不曾任于地方,一辈子都在京师官场上磋磨,最后只因为是翰林清贵便能直入内阁。
\n
这样的官,不是说就不能治国。
\n
但也不能以此就确信,每一个人都会治国。
\n
说完后。
\n
徐渭提灯看向严绍庭,小声问道:“少保如今既然已经卸去礼部尚书一职,皇上也为少保空缺礼部,想来接下来是要在书院待一阵子了?”
\n
严绍庭脸上露出笑容:“新政起于先帝,却幸于今上,如今不过如那刚刚学会走步的稚童。既如此,倒不如这几年待在书院专心治学,也好生想一想日后的路该如何走。”
\n
翌日。
\n
昌平书院内外都贴出了墨字斗大的告示。
\n
当朝太子少保,原礼部尚书严绍庭,正式在昌平书院开设新学课业,凡昌平书院各分院在籍学子及天下有志之辈,皆可就学于下。
\n
过午之后。
\n
昌平书院各分院凡一百零八名学子,开始正式走进新学大课堂。
\n
与之配合的是新一期的昌平报开始大肆宣传新学理论。
\n
解释何为新学,学之何用。
\n
一场轰轰烈烈却又静悄悄的新学说,开始在人们注意却不甚重视的情况下,悄然铺开,如那三月的春风一样拂过大明两京一十三省。
\n
……
\n
公元1572年。
\n
大明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n
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