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当即看向安坐上方,脸色不显的皇帝。
\n
“启禀陛下,臣以为当下国朝势头高升,困扰东南数十年之倭患,近年来已经荡平,海上再无忧患。九边各镇,早年间虽年年都有蒙古人南下侵扰,劫掠我朝边民、抢夺财货,但前不久严少保率军而出,大军威武,战而胜之,复河套,据阴山,九边之患着眼未来,三五年间再无可能会有大敌来犯。新边修筑长城、城池,控扼漠南,节制漠北,时下亦有清军之法,京营操练有方,想来不久之后我朝天师必当踏足漠北,饮马瀚海。”
\n
虽然是为了自己能从这京师朝堂的泥泞之中脱身。
\n
但李春芳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年随着严系一连串的动作,大明朝的内外局势和处境,真的和过去不一样了。
\n
可以说。
\n
当下大明的情况,已经能直追宪宗皇帝之时。
\n
那时候大明在宪宗皇帝治下,大军尽出,犁庭扫穴,国中也是锐意进取,民生安宁。
\n
他继续说道:“臣自先帝点为一甲状元,入朝为官,至今也有二十余载。至今思来,为臣者当以天下四境安平为己任。如今微臣立于京中,放眼望去,东南安宁,九边稳固,唯西南时有动荡,山野之民不通王道,不知教化,常常以一族之利而成山寇。朝廷施恩多年,西南多行土官之制,却亦无能更改其貌。臣欲以必生之力,施于西南群山,惟愿朝廷得数州数府以汉化流官之制。”
\n
李春芳的声音,在今日的文华殿内显得格外洪亮。
\n
众人一阵沉默。
\n
如果李春芳不再提出别的要求,那也确实可以断定他是真的想要离开京师前往西南。
\n
倒是上方的朱载坖。
\n
因为李春芳那连篇的说辞,早已是脑袋昏昏发沉,只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