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说起来,他比之王希烈年岁还大一些,但如实为官却要晚一科,则是因为他少年聪慧,早早的就在嘉靖二十二年中举,但此后一直名落孙山,历经丁未科、庚午科、葵丑科,才在嘉靖三十五年的丙辰科高中状元。
\n
不过他的性子就是这般,不急不躁。
\n
算得上是无欲无求。
\n
便是这些年在朝中隐隐有些动静的浙党,也没有参与。
\n
亦是在此时。
\n
茶水送至。
\n
倒不光是只有严绍庭面前放了茶,两位侍郎也各自捧着一杯茶。
\n
喝了一口茶。
\n
严绍庭这才笑着摇头说道:“今日这桩差事,倒不是要本官去操办的,今岁思来本官也只需操办会试这一桩差。”
\n
王希烈不由面露疑惑。
\n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外头起了动静。
\n
有专门负责颁行诏敕的行人司行人入衙。
\n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n
“朕绍承大统,抚育万方,夙夜孜孜,惟以安民为本。近览地方奏报,赋税征缴多因本色输纳,致民辗转困弊。或道途险远,粟米朽蠹;或胥吏刁难,火耗横加。小民鬻产质妻,犹难完纳,朕闻之恻然。”
\n
“今敕诏户部行折铜之法于南直隶、浙江,凡夏秋税粮,许以铜钱折纳。每石视时价增减,务从平允,着为定例。其偏远州县,本色难输者,悉听折色。所司刊刻铜价,张榜晓谕,敢有巧立名目、多收分毫者,以贪赃论。各巡按严察州县,岁重奏报施行。”
\n
“昔洪武太祖定制,折色便民,成宪昭然。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