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如今见高拱等人的论调压过李春芳,自然心中喜悦。
\n
而赵贞吉在出列进言后,又稍作思虑,再次开口道:“陛下,既然江浙两地可行折铜征缴,凡如云南、广西、贵州、山西、陕西等产量偏少,且输粮艰难之地,又可否以此照例而行,解地方百姓输粮之困,免地方转运之苦。”
\n
他所说的这些省份,要么是道阻且长,都是山高路远的地方,运输粮食,途中的损耗都能过半。要么就是耕地稀少,产粮不多。
\n
高燿立马跟随其后进言道:“陛下,天下之事于朝堂而言,无非钱粮二字。朝中所用粮草,以充军用为甚,然朝廷做湖广、江西、山东、河南、河北米粮供给,可保国用无缺。并边远之地,折铜征缴,钱钞购置百货,两相契合,可论阴阳之相。”
\n
这是正论。
\n
毕竟每年地方官府输粮,不光是路上损耗巨大,而且还要为此摊派无数的徭役,命地方百姓输送粮食。
\n
然而李春芳听闻此言,却是心中一惊。
\n
如今江浙两地折铜征缴基本是已成定局,再要是让赵贞吉所言各省都照此办事,这次他们的损失可就要不计其数了。
\n
“陛下!”
\n
李春芳心中已有计量,再次躬身开口:“江浙两地正行度田,今议折铜征缴,以为两策相佐。可若是各省皆如此照办,但有灾祸,库中便是有钱,却无存粮,只怕也会引来灾民就食无有之困,此事断不可唯有万全之策而轻启。”
\n
说完后,他又赶忙看向赵贞吉、高燿两人。
\n
在两人尚未开口前,李春芳深深弯腰,诚恳道:“陛下,此事不如容后再议?”
\n
随着李春芳开口,殿内亦是还有几人也出列附议奏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