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他丝毫没有统御数万大军出征的喜悦,更没有因为自己此次得了征北大将军的名头而高兴,反倒是心神凝重。
\n
军中将士们或许在畅想着征讨大胜,获封无数。
\n
可他不光要思考如何和蒙古人厮杀取胜,还要想着如何减少明军的伤亡。
\n
“哥……”
\n
“嗯!?”
\n
掀开面甲的严鹄,面露尴尬,低头道:“大将军。”
\n
严绍庭这才面色缓和:“说。”
\n
严鹄拱手道:“适才戚将军前锋营来报,他们已加快行军速度,按计划今夜宿居庸关下,中军及辎重后营今日宿昌平北。”
\n
严绍庭点点头嗯了声,没有再说更多。
\n
按照军中惯例,正常的行军速度其实并不快,每天基本也就是走上六十里至九十里范围。
\n
再快可能就要和后营辎重脱节,更会导致将士未战先竭。
\n
戚继光的山字营现在是前锋营,需要一开始加快速度和中军拉开距离,始终保持在三十里左右的距离。而按照计划,等出了居庸关后,后营辎重还要减慢速度,和中军拉开十五里左右的距离。
\n
而从京师到河套,大概要走上千里路程。
\n
换算算下,这一次要赶到偏头关外,进入河套,就得上二十日左右的时间。
\n
若是辛爱黄台吉知道明军出征,而开始移动,转而攻打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则大军还要延长行军时间。
\n
而如今大军出征,蒙古人也必然会知道消息,与之做出变动。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