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何建成了一处水坝,上面明显有一些日文标识,还建了一座水电站,如此一来,之前遇到的那些电缆和路灯的电力来源便有了答案。
利用地下河的落差建成的这座水电站,放在地面上,在长江、黄河的支干流上,不知有多少水电站规模远超此处。然而在这地下,如此规模的水电站堪称庞然大物。
“那水电站还能正常运转吗?”吴泽好奇地问道。
孙如海将一杯热水递给吴泽,接着说道:“后面雾气渐渐散去,我们走进水电站的发电机房,发现大部分机组都停止了,但仍有几台电机在运转。整个机房没有被拆除的痕迹,由此看来,当年鬼子兵的撤离行动应该很仓促,而且料定还会回来!”
在如此深的地下费力修建这么一座水电站,以当今技术或许不算难事,但对于战时的鬼子师团,尤其是抗战末期的他们,人力物力都很紧张,为何还要耗费巨大来建这个?
吴泽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孙如海,问出了许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这地底下到底有什么东西?值得鬼子兵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顾地面上的战争?”
孙如海轻轻咳了一声,环视众人,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说实话,我也不清楚这地底下究竟有什么,但现在能确定的是,这东西很重要,事实上这也成了这次我们寻宝的最大目标。而且一路不断有东西袭击我们,有地下特有的怪异生物,大家也知道,还有人在攻击我们。”
“到底是谁?”罗胖子忍不住插嘴道。
“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年留下来值守的鬼子师团士兵,另一种就是前几批下来探险的幸存者!”孙如海淡淡地说道。
“可这也说不通啊?鬼子师团的士兵,活到现在估计也老得走不动了吧,而之前下来的探险者,难道想独得这地下的宝藏?可他们要是回不了地面,这宝藏得来又有何意义呢?”众人有些喧哗,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吴泽靠在一张石凳上,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是鬼子师团的后裔呢?”大家被他这句话镇住了。
“当年这些小鬼子肯定抓了不少民夫来建坝,以他们的残暴行径,难道不会抓些年轻妇女下来?”
吴泽的这个假设很大胆,但完全有可能。只是鬼子的后裔如何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存活,或者说长大?他们的食物来源又是什么呢?
讨论了一阵,大家的意见依旧没有统一,无论是哪种假设,都存在很大的漏洞。
看到众人吵吵嚷嚷的样子,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