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春移交至京兆尹后,仍一口咬住自己没有恶意堵道,但侮辱朝廷官员这事板上钉钉,他也知此次惹怒的是当朝太尉,不敢多狡辩,对于侮辱城门官一事及时认下,并承诺以后绝不敢再犯,在官署当面对城门官赔礼道歉。
这一切看在寥千秋眼里。
堵道一事,寥千秋后面才到,没有亲眼看到两车冲撞的当时,无法正面作证是苏富春所为,而看到的民众们没有敢站出来指认的。
这也正是寥千秋所厌恶之处。
————
朝堂廷议。
“陛下,臣要弹劾苏相治下不严,教纵恶奴之罪!”
苏云淮在廷上微动了下身体,而后垂眸待应。
本来在她的设想里,寥千秋应是上报苏富春的事,扩大影响,而后她这边再行动作。
寥千秋道,“具体情况臣已经在奏章中写明,还请陛下过目。”
“若没有苏氏所纵,一个家丞,何敢至此?”
“陛下,臣已年迈,一把朽骨而已,不惧得罪豪强。大魏刚刚经历过动乱,百姓所求不过安定。便是没有战乱,百姓也不该被这种人欺凌在首。陛下圣德中兴,臣,恳请陛下严正裁决!”
推出苏云淮不过是为了让女帝重视。打压豪强一事,在太傅朱子尧尚在时女帝就做过,但那时整治效果并不明显。
女帝沉息,也看完一卷竹简。她道,“苏相有什么话要说?”
“苏相若是早这么做,又岂会有今日之事。”陆玉道。
沉施宁无声看向陆玉苏云淮二人,缄默不言。
“民间甚至有言‘长安多钱苏氏室,夜月昼星富难匹’,可见苏氏这些年敛财不浅。臣请求,彻查苏氏财产来源!”寥千秋再禀。
寥千秋今日所做之事,让所有人想起朱子尧所在时所做之事,甚至比朱子尧更加激进。
“沮奏曹言重了,没有人否认苏相的功绩。”光禄勋利昭道,“既是家奴惹祸,苏相无辜接受查证便是,也是还苏相清白。”
“九王之乱,苏相辅佐胶西王守住军事要地荥阳,没有功劳亦有苦劳。今日家奴借身份张狂于市,亦非苏相所愿,苏相平日协助陛下操劳国事,这等边角之人又怎会在苏相视野之中。”
“杨长史此言差矣。若是论功,淮安王安梁王亦是九王之乱功臣,为何二位殿下府中不曾出过如此恶奴?二位殿下又何曾不是协助陛下操劳国事?”侍御史杜明反驳。
苏云淮一派的发言在陆玉意料之内。他们言语目的是导向仅为苏奴之祸,摘出苏云淮。
陆玉早有准备。
对于廷议上,彻查苏府一事,一时没个结果。
“讲。”
女帝有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