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试验台,再让摄像机持续的照着台面,再一点点的展开塑料绳,然后分段取样。
\n
塑料绳在垃圾堆里埋了不知道几天时间,一些地方明显被垃圾堆的渗滤液给泡进去了,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对有机证据是毁灭性的,不管是dna还是别的什么,碰到这种渗液都要完蛋。
\n
但是,两根塑料绳折起来,又压上其他垃圾,一些褶皱就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
\n
理论上,若是有证据的话,就有可能在这些地方存在。
\n
江远顺着未打结的一端,一直检查到打结的部分,到了这里,是每一段都用马蹄镜细细看过,再取样。
\n
此处,就是最有可能出证据的地方。
\n
以前,江远做到这一步,剩下的就交给理化实验室的技术员去做了。
\n
现如今,江远已经有了lv5的理化分析,自然就留给自己来做。
\n
不过,任何级别的技术人员到了此处,面对的都是选择题。
\n
虽然说,现代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可以对很少量的物质,做检测分析。
\n
但在取样的时候,终究还是有一个量的。最重要的是,并没有一种机器,能够对采样来的证据,进行准确而精细的处理。而有些证据的处理是有损和微损的,也就是说,进行了一种测试,之后就不能测试其他项目了。
\n
有鉴于此,理化实验室里,一般都是先做无损项目,再做微损和有损的项目。
\n
江远是为了避免垃圾渗出液污染了样本,所以不得不先取了样,但做到这一步,也是招呼牧志洋拉窗帘,开始先就着无损项目做起。
\n
先用多波段光源扫一遍,分别切换365nm的紫外,450nm的蓝光、535nm的绿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