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计划周密,出其不意,定能有所斩获。”
就在众人商讨正酣之时,一名士兵匆匆进来,呈上一封书信:“公子,城外有一人自称是雍齿的信使,送来这封信。”
刘交微微一怔,接过书信,展开细读。原来,雍齿在魏国并未得到重视,魏国的将领们对他心存疑虑,只让他率领一小股兵力,做些无关紧要的杂事。
雍齿心中懊悔,想起刘交之前对他的宽容与信任,便写信来,表明自己愿意重新投靠刘交,戴罪立功。
刘交看完信,陷入沉思。樊哙听闻是雍齿的信,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道:“公子,这雍齿反复无常,当初背叛我们,如今在魏国混不下去了,又想回来,绝不能答应他!”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没错,公子,雍齿此人不可信,若接纳他,怕是养虎为患。”
刘交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说道:“诸位,我明白大家的顾虑。雍齿背叛,罪不可恕。但如今形势特殊,我们若能利用好他,或许能为我们带来转机。”
郦食其点头道:“公子所言极是。当下秦军围困,我们兵力有限,若能多一分助力,胜算便多一分。雍齿熟悉薛郡周边地形,又了解秦军部分情况,若真心归降,可加以利用。”
刘交思索片刻,说道:“我且回他一封信,让他暗中偷袭秦军粮草。若他能成功,便既往不咎,接纳他回来。若他心怀不轨,按兵不动,那也无妨,我们再做打算。”
众人商议已定,刘交迅速提笔写信,让信使带回给雍齿。随后,刘交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城防与突击队的筹备上。
他亲自前往城墙,监督了望塔的搭建、护城河的拓宽。又在军营中,挑选精锐士兵,组建突击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然而,随着各项策略的推进,新的矛盾也逐渐浮现。在加强城防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们虽积极响应,但长时间的劳作,使得部分百姓心生怨言。
负责情报收集的人员,在实施过程中,也遭遇重重困难,秦军防范愈发严密,安插眼线、联络内应的计划屡屡受挫。而突击队的训练,强度极大,部分士兵难以承受,出现了一些消极情绪。
刘交一边安抚百姓,承诺战后给予丰厚补偿,一边鼓舞士兵士气,亲自参与训练,与士兵们同甘共苦。但他心里清楚,这些矛盾若不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整个应对策略的实施。
数日后,薛郡城外的密林中,雍齿身着一身黑色劲装,手持长刀,眼神中透着决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