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玄甲军消失在视线尽头,宋云缨才缓缓收回目光。
皇后轻拍她的手背,“云缨,老十一封王在即,宫里宫外都忙得很,你也要警醒着点儿。”
宋云缨恭敬行礼,“云缨明白。”
皇后欣慰点头。
从城楼下来,宋云缨陪着一起用了膳。
席间丹阳公主问她:“你脸色怎么这么差?”
宋云缨道:“身子重了,晚上睡不安稳,难免憔悴些。”
“我听宫人说,前些天誉王府的人大晚上急匆匆地跑到太医署请太医,可是你病了?”
宋云缨摇头,“不是什么大病,最近天气变得快,有些不适应罢了。都是王爷紧张过头了,大惊小怪而已。竟还惊动了宫里,真是不该。”
丹阳公主推了推她的手,“你也是,总操劳着,能不累倒吗?你现在首要任务是养好身子,别什么苦都自己咽。就算九弟离京了,还有我跟母后呢,明白吗?”
宋云缨点点头。
皇后娘娘命人多盛了碗珍珠乌鸡汤给她,“云缨,你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本宫,别做那报喜不报忧的人。”
“是。”宋云缨用微笑掩饰着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她知道,这世上谁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帮她。
自己唯有自强。
皇后娘娘这才放心,“再过两日是清明,按祖训,宗室之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是要去奉陵祭祖的。”
宋云缨明白,“皇后娘娘不必担心,清明祭祖,王爷出征在外,我们誉王府不好一个人也不出席,况且,臣妾也没那么娇弱,定是要去的。”
皇后娘娘见宋云缨如此懂事,欣慰地笑了笑,“委屈你了。”
*
宋云缨回到誉王府,便开始着手准备清明祭祖的事宜。
每年清明,宗室皇亲皆汇聚于此,祭拜先祖,祈求大巽国泰民安。
今年,也不例外。
除了远征在外的独孤羽无法到场,其余宗室,将悉数参加。
皇家祭祀不必寻常人家。
规矩繁琐,礼节甚多,稍有不慎,便是大不敬之罪。
宋云缨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事事亲自操办。
陆梦蝶看着她的装扮,说:“表姐何需打扮的如此素净,站在众宗妇里,难免要矮上一节。”
宋云缨并不在乎,“矮不矮的,原不在打扮上。只要王爷得力,谁也不敢轻慢咱们誉王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