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克的尖酸言论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极大关注,朝野都在批判远征军司令部领导无方。
无奈之下,艾森豪威尔只好派出由德内尔、莱斯利·麦克奈尔(马歇尔的助手,刚刚抵达前线视察)和哈罗德·布尔(艾森豪威尔的助手)三个将军组成的调查团。三人当中,德内尔是距离丰杜克隘口最近的,12号下午就到了现场。
在看了地图之后,德内尔便给艾森豪威尔发了个电报,让麦克奈尔和布尔两人不必匆忙:他自己足够给第34师正名。
然后,第九军高层和随军记者便见到了曾在最高法院庭审现场喷遍法国军方代表的“战神”发挥出他的全部实力,开始同克罗克中将正面交锋。他利用会议记录、军队部署图等无可辩驳的证据,公开论证克罗克的战前部署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克罗克将军命令第34师放着德军防线上的制高点洛拉卜山不管,从毫无隐蔽的平原上进攻哈乌勒卜山,让第34师暴露在德军的交叉火力之下,又不给第34师提供充分的炮火支援,还偏让美军在能见度最好的上午时分发起进攻。
“美军的赖德少将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屡次劝谏,克罗克却置若罔闻,由此看来,第34师的伤亡一半要归在克罗克指挥无方头上!”
克罗克当然不可能担下这样的责任,于是立刻在记者面前和德内尔展开辩论,但克罗克的指挥能力完全同德内尔相提并论,三下两下便被后者辩得左支右绌,不得不开始转移话题,揪住第34师糟糕的表现不放。而德内尔寸步不让,立刻举出一大堆例子,说明一部分英军部队,至少是克罗克的第九军,表现得也没比美国人强到哪里去。
克罗克闻言更是气急败坏,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第34师有多糟糕,断不能同他麾下的英军相提并论。谁知德内尔竟抓住这个破绽,反过来质问他道:“你既然知道第34师这么糟糕,为什么还要让它承担最关键的任务——你到底是不分好赖的庸将,还是故意消耗美国人?!”
“进攻哈乌勒卜山怎么算得上什么关键任务?!”
“既然如此,第34师的表现又怎么会左右丰杜克战役的结果?!你敢说自己不是在推卸责任?!我要向盟军联合司令部弹劾你!”
克罗克当场哑口无言,最后只能以军情紧急为借口,灰溜溜地把德内尔和记者们丢在了帐篷里,第34师的清白自然不言而喻。
离开第九军司令部之后,赖德直接用力地拥抱了德内尔:“谢谢你,戴泽南将军,谢谢!我不怕丢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