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德军占领了那里,也必定立足未稳,我们还有机会。”
中尉不情不愿地下达了进军的命令,同时快步跟上了走在前面的德内尔,继续质疑着德内尔的抉择:“可是不依托防御阵地的话,我们也无法战胜刚刚撤走的德国人,他们还剩下几辆坦克呢!”
遭到质疑的德内尔并没有生气,他认真地对这个问题很多的中尉解释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实力,如果我们追上去,他们的指挥官会有很大概率继续撤退。”
“但万一……”
“那我们就撤,战场上哪有十拿九稳的事。”
于是乎,这个刚刚才取得一场大胜的连队就这样带着惶恐的心情穿过了他们自己搞出的修罗场:坦克、汽车和人体零件散落的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着橡胶燃烧的刺鼻气味,许多美国士兵当场吐了出来。
经过战场后,美国人确实安然抵达布汉姆隘口,期间不仅没有遭到攻击,还遇到了不少与部队失去联系的英国士兵。德内尔来者不拒,将这些散兵游勇统统编入到自己的部队中,他能指挥的兵力因此逐渐上升到了两百人。
抵达高地后,他立刻命令士兵们把随身携带的反坦克地雷全部埋到他指定的位置上,随后再全力构筑阵地,他则在隘口的反斜面建立了指挥所。过不多时,他在后方指挥重武器的副官朗伊德上尉(此前跟随德内尔为法军结尾的塞内加尔狙击连的连长)急匆匆地向他报告,法军的野战炮已经设置完毕,英军的两磅炮也很快就会抵达一线阵地。
德内尔点点头,立刻又让朗伊德指挥步兵设置阵地,他自己则通过电报员全力联系富萨那谷地中尚未崩溃的友军,很快,英军、美军、法军各路散兵游勇便汇聚到了他的帐下。有一个英国连队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被他伏击的德国人选择在流经谷底的哈塔河中段布置阵地,准备同后方赶来的德军第10装甲师后继部队汇合。
德内尔是什么人?怎么可能让德国佬睡个安稳觉。于是他立刻督促炮兵布置好阵地,准备夜里去给德国人一点小惊喜。于此同时,他还将后方送来的一个个连、排分散布置到隘口前三公里的范围内,让他们在山谷中埋满了地雷。
许多军官对德内尔的布置感到疑惑,这些分散的阵地在德军面前可想而知会有多么脆弱,既然如此,德内尔为什么不集中兵力呢?
德内尔对此的回应是,这些部队本就是分属三国的散兵游勇,连统一指挥都很难做到,与其把他们集中起来然后被德国人一锅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