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精彩内容!
1942年1月24日,戴高乐又同罗斯福总统进行了会晤,德内尔也在现场旁听,两位领袖谈话的氛围并没有前天同丘吉尔谈判时那样紧张,但效果并无不同:双方各据立场,互不相让,无法达成任何协议。
罗斯福甚至在对话中暗示,戴高乐只是一个准将,而北非法军中有许多人军衔与他一致,比他军衔高的也不乏其人,要不是德内尔极力美言,罗斯福甚至不准备让他获得上将的军衔。
来自美国总统的颐指气使和拙劣挑拨令戴高乐十分不满,但他早已不是两年前的那个愣头青了,在该保持冷静的时候,他绝不会让愤怒冲昏头脑。戴高乐有理有据地驳斥了罗斯福关于军衔的理论,他指出,比起一个军人,他现在更是一个政治家:“军衔对于一个领袖而言毫无限制意义,就像您,您甚至都不是一个军人,但依旧能够统帅千军万马。”
“我是合众国民选的总统,我的就职经过了一系列民主且合法的程序,但您不一样。”罗斯福苛刻地反驳道,“恕我直言,您的‘领袖地位’不过是自封的罢了。”
戴高乐微微蹙眉,话语却仍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当然不是这样,总统先生,法国人民选择了我。您作为一个外国人,不该置喙法国的内政问题。”
“可是并没有一个民主的程序来确定这件事。”
“在如今这个特殊的时期,实质无疑比程序更为关键。”戴高乐不卑不吭提出了一个反建议,“当然,如果总统阁下确实非常重视程序的话,我们可以走个程序——在北非进行全民公投,让人民决定是吉罗还是我来领导他们。”
罗斯福闻言立刻面不改色地岔开了话题,在一旁的德内尔见状,心里乐开了花,他暗中对戴高乐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你,一句话就戳破了美国佬的虚伪面孔。
一个小时后,戴高乐和德内尔两人昂然走出了罗斯福的宅邸,坐上美国陆军为二人提供的汽车返回了住处。次日,戴高乐按照计划出席了“联盟典礼”,在众多记者面前,戴高乐和亨利·吉罗握手言和,一同宣布将“全力配合对方,完成复国大业”——至于如何配合,那是另外的事。
两位领袖人物握手的时候,德内尔正在走廊上等待,他发现外面到处都是挎着汤姆逊冲锋枪、神色不善的卫兵。身着法国将官军服的他手扶栏杆轻蔑地一笑,也不知道美国佬这么做是打算吓唬谁。
德内尔没想到,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蔑视表情,竟然被一个闲逛的美国记者拍下来发回了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