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得哭笑不得,小声反驳:“您又没见过我祖母,怎知她是什么样的。”
“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长得都差不多。”盛徐行道,他拿起手机一边下单点外卖一边道,“说说吧,出什么事了。”
江颂宜踟蹰片刻,还是将自己想脱奴籍一事说了。
说到去王贺府上,却被告知重犯脱奴籍需要立大功,而自己身处庭州立功无望,基本不可能脱奴籍,她忍不住红了眼眶。
盛徐行听完后也皱起眉头:“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一辈子都要窝窝囊囊地过,赚了钱却不能放肆花,那日子过的还有什么意思。”
江颂宜叹气,又自我怀疑起来:“盛公子,我是不是太贪心了?家中遭难时,我只想全家人能活着。
被流放时,我想的是能平安抵达庭州就好,如今到了庭州,有您相助,我们家的日子明明比起其他人要好得多,可我还是不满足……”
“唔,才不是。”盛徐行道,“向往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的本能,心中有了念想,你才有动力去追求更好的人生,你不偷不抢,凭自己的本事过上好日子,这怎么能叫贪心呢?”
江颂宜被他这么一说,细细一想也是。
她不偷不抢,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想脱奴籍又有什么错?
一念及此,她心里顿时没那么难受了。
盛徐行若有所思道:“那位王大人说,想脱奴籍就得立大功……功劳这种事,是不是只要够大,就不分类型?”
江颂宜道:“按理说是如此……可还有什么功劳能比摘下敌军将领首级和以命护驾更大呢?”
盛徐行琢磨了一会儿,不答反问:“你了解过庭州当地的民生吗?比如种地。”
“种地?”
“对,种地。”盛徐行道,“庭州当地是以种什么粮食为主,收成如何……”
江颂宜道:“庭州是以种小麦为主,至于收成……我初来庭州时想过做酿酒的营生,跟当地居民打听过,收成主要看天,当年的气候要是好,小麦亩产二百一十斤到二百四十斤不等。”
“二百多斤?”盛徐行手指在柜台上点了点,心里有了章程,“我要是能给你弄来亩产一千三百斤的高产粮种,以及土豆,番薯,大豆之类能当成主食的种子,让大晟人不再饿肚子,这种惠及全国的事,算不算大功一件?”
江颂宜眼睛一亮。
“算!”
大晟每隔几年就要遭一次天灾,不是蝗灾就是旱灾,要么是水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