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沾着墨迹的手指抚过兰叶,眼底笑意比烛火还亮。
“驾车的王伯最爱嗑瓜子,“她掀开车帘笑道,“前日路过五香斋,倒该捎两包新出的甘草味。“
这话说得沈钧钰耳尖发烫。上月他从衙门回来,揣着包热乎的南瓜子翻墙进院,险些被巡夜的护院当贼拿下。那包瓜子后来被晏菡茱配着桂花茶,一粒粒剥了整晚。
靖安侯府正院暖阁里,老夫人正往鎏金手炉添香饼。忽听得廊下传来爽朗笑声:“祖母快看,孙儿给您折了株卧龙梅!“
沈钧钰裹着寒气进来,玄色大氅上还沾着梅瓣。苏氏接过儿子递来的梅枝,见那虬曲枝干上缀着点点红萼,不由笑道:“倒像是你祖父当年在梅山寻的老桩。“
老夫人接过梅枝时,指尖拂过花瓣上的薄雪:“菡茱那丫头得了哪枝?“
“她正寻嫁妆里的天青釉玉壶春瓶呢。“沈钧钰解下披风,“说是要摆在临窗的黄花梨翘头案上。“
暖阁里炭盆噼啪作响,老夫人与苏氏交换个眼神。当初选这孙媳妇,看中的便是这份七窍玲珑心——几枝野梅经她巧手布置,倒比千金难求的珊瑚树更得人心。
午膳摆的是羊肉锅子,铜锅里白汤翻滚。沈钧钰替祖母布菜时,说起今日见闻:“郑家那小子总算浪子回头,只是牵扯到宗室......“
老夫人银箸在瓷碟上轻轻一磕:“靖安侯府树大招风。当年端王之事,咱们是避过一劫,可到底折了两个暗卫。“热气氤氲中,她望向窗外未化的残雪,“明日你将骟猪的法子写成章程,连那封信原样呈给陛下。“
沈钧钰点头应下。羊肉汤的香气里,他想起父亲临行前的叮嘱:京城这潭水,看着清亮,底下不知沉着多少暗礁。
翌日卯时三刻,沈钧钰揣着奏折候在乾元殿外。赢公公捧着朱漆托盘经过,见他立在廊下呵气暖手,不由驻足:“沈大人来得这样早?“
“劳烦公公通传。“沈钧钰从袖中取出火漆封口的奏本,“这是改良后的畜牧章程。“
赢公公瞥见奏折边角露出的梅纹暗笺,心下了然。前日陛下还念叨,说靖安侯世子如今越发沉稳,连潇湘阁的花魁官司都没沾身。
景仁帝正在批阅西境军报,闻言抬头:“让他进来。“展开奏折时,梅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骟猪事项列得条理分明,最后附着的信笺却让他皱起眉头。
“传旨太仆寺,“景仁帝朱笔在奏折上画了个圈,“着沈卿协理畜牧改良事宜。“目光扫过跪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