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味儿。
万天明用自己四十多年的经商经验保证,这款辣椒绝对有市场,这笔财,沈丰南肯定是要发上了。
可万天明并不眼红。
这辣椒生意,万天明要是去做,自然也是能做起来的,而且,不会做的比沈丰南差,可他宁可看着商机白白的从自己身边溜走,他也不会去抓。
他万天明不做商人,绝对不做。
那么好的辣椒生意,万天明都不看一眼,又怎么会看得上手绢这一点点利润?
何况,他非常清楚,陆绮梦是在算计他。
万天明几乎可以确定,陆绮梦在南方绝对是见过这款手绢的,不但见过,项南手里那一小箱子花手绢,很可能就是项东从陆绮梦或者陆绮梦的朋友手里买过去的。
因为花手绢颜色太过鲜艳,又不够吸汗,思想保守讲究实用的北方人并不喜欢,手绢没有什么销路。
于是,他们就开始转着圈的玩起花样,看到手绢后,故意装出惊讶的样子,还提出要高价购买。
这样,脑子灵活,对商业敏感的人,肯定很快就能发现商机,一毛的手绢可以卖到五毛,五条手绢就能赚到两块,五十条就能赚到二十。
这么容易的钱,有的是人想赚。
于是,项南那一小箱子花手绢很快会被卖光,卖光后,项南挣到了钱,自然又会催着项东进货。
项东是生意人,看到了利润,自然迅速找上家补货,一层一层找上去,原本卖不动的手绢,就这么畅销起来了。
畅销的货,跟滞销的货肯定不是一个价钱,过不了多长时间,手绢就会涨价。
手绢越涨价,商机就越大,做手绢生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这个局,就这么慢慢地铺开了。
手绢一直就是那些手绢,卖出来,收回去,收回去,卖出来,价钱却是水涨船高,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此循环下去,中间做生意的那些人,开始可能确实会尝到一些甜头,可等到他们把钱都投进去后,那些收手绢的商人,可就不会再出现了。
链条断掉,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换成一堆高价手绢,到时候都不知道找谁哭去。
万天明是重生回来的,确实一眼就能看穿他们的把戏,可其他人呢?
难怪那段时间,政策一会儿松,一会儿紧,一会儿让做生意,一会儿又严厉打击。
哪个年代,都有人想利用人心的缺陷,搞事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