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而是没有多少放心的自己人。
摄政王妃说了句,“自己人不够用的吗?云安之前就在帮着你处理信件,先帝信得过的人,我们也信得过。”
之前先帝在的时候,林望舒与李映安的相处时间,有很多是在书房里面的。
林望舒查看盒子里面的信件,做个初步的分类。
请安的,各地官员宴请的,与自己的家人,在家里面窃窃私语的。
全都按照事情的不同轻重程度进行分类。
在这个过程中,林望舒对于各地的情况,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罗州的情况,是现在才从盒子里面整理出来。
之前各地的盒子上面,打开就是标着着急的记号。
一个个的整理出来,需要的时间太多了。
再有就是,这些信件,已经放在盒子里面很长时间了,被林望舒整理出来,放在了汇报上去的地方。
隔天,信件再次被放回了盒子里面。
如此反复三次之后,林望舒也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你为什么不把东西拿到殿下看?”
林望舒发起了这样的疑问。
李映安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拿给殿下看呢?”
“你拿给殿下看了?”林望舒站在李映安面前,手按在信件上,慢慢的思考着。
“看过了,但是又把信件打回来了。”
“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李映安没有说话,只是将信件推了回去,示意她重新放在一旁的盒子里面。
“罗州的情况,梁家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先帝是年前的生日,各地的知府、刺史,掌管一方的封疆大吏,基本都前来京城,给皇帝祝贺。
同时这个时间,还是科举考试开始的时间。
有些考生,就跟在这些封疆大吏的身后,一起跟着走到了京城来。
梁家的大公子,梁丘明就是这里面的一员。
对方来到京城,除了祝寿,带着考生进京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要钱。
打仗要钱,粮草兵马都需要很多很多的银钱。
梁丘明上的折子,除了钱,还要粮食和过冬的衣服。
这些年,四处的水灾、旱灾、蝗灾、还有此起彼伏的动乱。
国库的银钱也变的很紧张。
皇帝给了他一部分,是尽力从国库里面匀出来的。
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