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之所以是唐朝东北最重要的屏障,便在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
\n
营州东边是高句丽,北边是契丹,南边则靠着大海。
\n
高句丽要想侵入大唐,必须先拿下营州,契丹想攻打大唐,也必须先拿下营州,否则唐军直接北进,可轻易端了契丹王帐。
\n
营州四战之地,自然有重兵把守,一共有二十八个要塞堡垒,分布在北面和东面,防备着高句丽和契丹。
\n
高句丽和契丹就算联手夹击,也很难撼动营州堡垒,再加上唐军强悍的战力,几乎没人敢打营州主意。
\n
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非要攻打营州的话,其实也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南边的海岸线。
\n
高句丽可以从积利城出海,走水路打营州。
\n
大唐自然也不会任由弱点暴露在外。
\n
唐军造船技术原本就远胜于高句丽,两国水军实力差距之大,还要胜过陆军之间的差距。
\n
高句丽攻打大唐时,从未选择从营州南面方向的海路进攻,就是为了避免跟大唐水军作战。
\n
大唐水军虽强,水军布防地点却是有限,不可能覆盖漫长的海岸线。
\n
倘若敌人得到大唐水军的布防图,派一支船队,绕过大唐水军主力的防守,悄悄登陆上岸。
\n
如此一来,便可绕过柳城外的无数堡垒,直插柳城治所!
\n
柳城受到攻击,毕竟引起前线惊慌,高句丽和契丹再发起猛攻的话,便很有机会攻入营州。
\n
潘龙这个游击将军,负责的正是营州南岸的一部分水军布防,从他手中,可得到水军布防图。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