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嘉帝很喜欢秦朝宁, 哪怕知道秦朝宁在内阁的事情很多,也会时常召见他。
&esp;&esp;“秦阁老, 您看看这封奏折,是北边边境百姓与外族私下交易, 以物换物屡禁不止的请奏。”嘉帝一看到秦朝宁就高兴地跳下了龙椅,主动凑上前去, 态度亲昵地把奏折递给秦朝宁。
&esp;&esp;边境那边我朝百姓与外族交易的事,他是知道的。
&esp;&esp;这事他和刘师傅、韦先生私下探讨过。
&esp;&esp;底层老百姓们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一些,家中也开始有余粮, 手里也有点铜板了。
&esp;&esp;在供需关系面前, 倒买倒卖一下,多少能够挣点儿差价。
&esp;&esp;像宣朝这边因为朝廷调控而价格下降了不少的粮油米面和食盐,都是那些游牧民族极度缺乏的东西。
&esp;&esp;双方不过各取所需。
&esp;&esp;现在如果能够通过建立宣国与外族的互市,双方能够建立交易来获得各自所需的物资,对于边境的和平肯定是有利无害的。
&esp;&esp;普天之下,没有人不想过上安稳富足的小日子,飘无定所都是生存面前的不得已之举。
&esp;&esp;秦朝宁觉得,这件事仔细筹划的话,边境百年安定,不是问题。
&esp;&esp;相关的章程,他们还在探讨细化。这件事需要的人太多了,哪些人能够替朝廷去寒苦的北边边境年复一年地落实此事,凿实有待商议敲定。
&esp;&esp;现在的朝政诸事,基本上大小事都有内阁把关,真正需要他拿主意的几乎没有。
&esp;&esp;秦朝宁对他这个少年皇帝很有耐心。
&esp;&esp;让他熟练地习惯多思,三思而后行。
&esp;&esp;历史上,君弱臣强的时期,只要出现心思不正的臣子,这天下会被搅得天翻地覆。
&esp;&esp;对于近日里朝堂上那些官吏们对于嘉帝的态度散漫和敷衍,秦朝宁有所耳闻。
&esp;&esp;嘉帝需要上他作为帝皇的第一课,恩威并重。
&esp;&esp;所以,眼前秦朝宁把这些事情掰开给嘉帝细讲,就放手旁观他怎么去做,不会过多干预这位少年帝皇的历练沉淀。
&esp;&esp;“北方几个互市的试点,会给我朝带来的获益远远不止微臣所提及的羊马等牲畜、皮毛那些,也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