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仰春一进去,四下里一看,刚刚因为地皮的扯皮而犹豫的心又坚定起来。
&esp;&esp;正厅里八张带槽口的杉木印刷桌,桌长六尺,槽口右侧嵌活动木辊夹纸,左侧卡放待印雕版。
&esp;&esp;小小的前坊里,不仅拥有雕版印刷,甚至还有活字印刷!
&esp;&esp;李掌柜说过,他们不是姑苏城里最大的书铺,但是算是书籍比较多的书铺。
&esp;&esp;而她在这里竟然看到了一个一个小的陶泥活字,且非常有秩序地按照韵目排列,可见制作者有比较成熟的想法了。
&esp;&esp;张刻挠挠头道:“这是天正书局下订单时,我们现刻雕版实在来不及。所以有个老工匠的儿子就说,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字的模板,到时候无论什么文章只要把需要的字拼在一起,就可以印刷了,虽然前面准备字时费些力气,但是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比做雕版省力得多,也不怕雕错浪费时间和材料。我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雕了字放在这里。但是不确定可行不可行,就先用了陶泥。不过这里的字才只有一千余个,还得再刻。”
&esp;&esp;张刻道:“那倒不是。这个只是我们的尝试,还未成功。他们想买我们的雕版。”他沉思了会儿道:“我们有存四百多套雕版。”
&esp;&esp;别说这四百多套雕版的价值,就是这活字印刷的意义便是可以历史书讲一整页的了。真正值钱的,便是这群有经验、有手法的匠人。
&esp;&esp;“至于地皮问题,我会去和官府解决。今后不需这般挤在中庭,会给你们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只要你们能专注于这书坊里的活计。”
&esp;&esp;“自是。”
&esp;&esp;“可以。”
&esp;&esp;“一律按照这个标准,这是最基础的,做得多,做得好,做得有创意,自然还有更大的赏。”
&esp;&esp;仰春指了指那堆陶泥活字。
&esp;&esp;张刻高兴连连地给仰春作揖,随后兴冲冲走近逼仄拥挤的中庭。没多久,中庭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esp;&esp;掌柜们不敢对仰春懈怠,抱拳称是。
&esp;&esp;确定好了印刷坊的事,且还有个这么大的收获,仰春只觉神清气爽。
&esp;&esp;青石驳岸蜿蜒如游龙,条条丝绦垂悬若碧玉帘栊,新抽的嫩芽在熏风里舒展成半透明的翠绡,映得春水都染了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