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吴瑜眼下没空想这些,因为她遇到了大危机。
银川公主君佑作为赵官家的幺女,已经到了嫁娶之年,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赵官家一向的联姻策略之下,和吴瑜商量道:“朕想过,邢王家的三郎,吕忠献的第四个孙子,还有李世辅的长子都适龄,而且都是娴熟弓马…脾气也好的,抽空你见见,不要说选驸马,不尊重,几个孙儿也大了,带着联络一下嘛!”
这里要补充一点,赵玖虽然十分确定自己家的江山必须由韩元娘所生之皇孙继承,但别的孙子也不是捡来的,所以该有的都会有,只是会分清楚,不会给不该有的念想。
当然,日后子孙的事情还得头疼,现在先说女儿,吴瑜其实不太满意,她知道,赵官家这次已经尽力避免政治影响,希望幼女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了。而且帝王嫁女,不看家世身份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男人和女人的视角注定不一样。这几个候选人吴瑜也打听了,吕家郎确实是一堆佛系中难得的实干家,特长居然是研究马术,一心给赵玖恢复官营养马的盛况——大宋这些年来一直缺马,虽然比建炎初年好了太多但终究是没成规模。
但这孩子有个问题,据说是太过热爱工作导致个人卫生有点一言难尽。
而李世辅家孩子反而是科举正途,但不知怎么的,居然被礼部的吴扶看上,正在一起给和尚道士形式户降福,这种事情反扑太大,吴瑜担心女儿,加上李世辅虽然是吴国长公主的女婿,但毕竟是党项族,别人他管不着,吴贵妃心里还是有点儿小小介意的,只不过不敢在赵玖面前说而已。
至于邢王子,倒也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当然也没有太耀眼。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说赵官家表明了驸马任用的态度,岳云更是一枝独秀。但毕竟没有办法保证将来还是如此,大多数成绩优异的子弟并不愿意掺和进去。
而赵官家看爱妃一时犹豫,也没逼问,正好这时胡寅家来人了,他也就召见去了。
昔日明道宫中发迹的太学三名臣,赵鼎早已经归于闻喜坟茔,张浚也功成身退,只有胡寅对,也时常生病,不能胜任都省首相一职,但却从没有真正离开过朝野中心。
这倒也不是胡寅恋战权势。而是他意识到问题,“官家身为天下之主,不仅是功臣的陛下,更是天下人的君父,怎可厚此薄彼?”
赵玖等到胡寅来,劈头盖脸就是这句话,心里也是无奈的很,其实胡寅虽然性情激烈,到底谨守君臣之道,一般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