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然而关中诸将却不愿意交出权力,自天授元年始,李瑾便开始实行强干弱枝之政,整顿禁军,扩充军备。
\n
直至天授九年,认为时机成熟的李瑾,加上武举的顺利开设,于是将手伸向了具有威胁与阻碍武举的关中武将集团。
\n
天授九年六月,华州刺史崔荣起兵造反,坐罪伏诛,是年九月,庆州、灵州两名武将密谋,遭到幕僚揭发,获罪伏诛。
\n
天授十年,同州刺史王元礼及麾下十余将领被逼自杀。
\n
短短两年内,关中武将便被除去大半,剩余将领纷纷交权,辞官归隐。
\n
然雍州刺史桓冲,乃从安州跟随武安侯至今,立下无数战功,遂不愿舍弃功勋,然又惶恐朝廷之举,于是连夜前往河西边陲,求助燕王。
\n
——丰州——
\n
天授八年,漠北突厥进犯,武安侯萧怀玉返回河西镇守,并成功击退突厥。
\n
是年七月,朝廷下令对突厥出兵,武安侯萧怀玉奉命出兵,一年后得胜而归,突厥臣服。
\n
至天授九年,武安侯之功,朝廷已无赏可封,于是赐亲王爵,号,燕王。
\n
不久后,朝廷开始整顿军制,打压关中武将,两年之内,几乎血洗了半个关中,再几个权重的刺史相继被逼自杀后,雍州刺史桓冲连夜赶往丰州。
\n
军营之中戒备森严,桓冲连夜入镜,于是遭到边军扣押。
\n
“我是雍州刺史,原武安侯麾下别将桓冲。”桓冲大惊失色的喊道,“我要求见燕王。”
\n
“何人深夜闯营。”听到动静声的萧怀玉,从帐中走出。
\n
“大王,是桓冲求见。”陆兆麟拱手道。
\n
“桓冲?”萧怀玉眼前一亮,“他不是在雍州吗。”
\n
“是,他赶了一夜路。”陆兆麟回道,“为了见您。”
\n
于是萧怀玉便明白了是什么事,她本不想见,但是桓冲在营地大喊,声音传到了营内。
\n
“带他入帐来。”萧怀玉转身回到营帐。
\n
“喏。”
\n
桓冲被带进了帅帐内,萧怀玉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