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就变成了一种资源。
\n
生理上的差别,女性永远是弱势群体,这个没办法改变,制度的文明一定是取决于经济与生产力。
\n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经济越落后的地方越传统。
\n
第344章 君与臣(四)
\n
“你要回郢州吗?”平阳公主又问道。
\n
“我想回家看看母亲与怀凝。”萧怀玉回道,“自上次探亲一别,整整两年了。”
\n
“好,我同你一起去。”平阳公主又道,“国家一统,人口与土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只是针对于朝廷机构的变革,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n
“现在应当是农忙之时,困在这座城中久了,很多东西,没有亲眼所见,便永远也无法知晓,从前,我没有那么多精力视察四方,矛盾与弊端日益严重,以至于到了不可控的程度,民乱,要更加棘手。”
\n
萧怀玉思索了片刻,回道:“关于民生,我或许能够帮到公主。”
\n
※ ※ ※ ※ ※ ※ ※ ※ --
\n
——郢州——
\n
撤郡之后,于竟陵郡置郢州,时至盛夏,屋舍附近的田地里种满了青禾。
\n
清晨大一早,以躬耕为生的百姓,已早早来到田地中查看作物的长势。
\n
自战乱始,兵戈连续几年未休,楚国一共征兵大小数十次,从一开始的年龄限制,到最后为了补充兵员,便更改为身高。
\n
几年征战下来,田地里几乎没有了壮年男子的身影,但农田却没有因此荒废。
\n
妇人们卷起衣袖,下到田地当中耕作,进入夏季,逐渐少雨,在保长的指挥下,几家人联合起来将河水引入沟渠,再由沟渠分流,灌溉进农田当中。
\n
孩童聚在桑树下,从长辈手中接过熟透的桑果,“不要沾到衣上。”一边吃着桑果,一边与伙伴们嬉闹追逐,笑声充斥在整个乡间。
\n
萧怀玉架着马车路过田地,整整六年的军旅,睁眼便是刀剑之声,她已经有太久没有听到这种笑声了。
\n
“楚国的兵制,每逢征战,乡中几乎不见壮年男子,但田地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