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n
翻译,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n
第25章 遇伏
\n
翌日
\n
昨夜至夜深,临沂公主返回了马车内歇息,而萧怀玉则在秋风中守了她一夜。
\n
临沂公主醒来后,天色已经微亮,她从车内掀帘,便看见了倚坐在马车旁的萧怀玉。
\n
因常年劳作,所以皮肤晒得黝黑,临沂公主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眼睛仿佛出神,不知在思索什么。
\n
只见她微微皱眉,听见脚步声后,便将车帘放下。
\n
萧怀玉还在睡梦中,至佛晓才被军官摇醒,“怀玉,该赶路了。”
\n
萧怀玉伸手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身上盖着一件披风,是昨夜从长官手中接过来交给临沂公主的,不知何时披在了自己身上,十六年来,她似乎从未被人如此细心对待过,就连双亲都是冷漠的。
\n
此时的天色才已经完全亮起,临沂公主再次掀开车帘,温柔问道:“萧什长可休息好了。”
\n
萧怀玉愣了愣,她看着手中的披风,似乎明白了什么,随后将之折叠好送还,“公主。”
\n
“我在车内用不着这个。”临沂公主道。
\n
想到昨夜临沂公主所说的话,萧怀玉便道:“我一定会将公主安全送回齐国的。”
\n
只不过顺手的关怀,便能换来忠诚与决心,临沂公主没有说话,只是朝萧怀玉笑了笑。
\n
经过一天的跋涉,临沂公主归齐的队伍终于离开了郢都。
\n
仍与先前一样,只走人多的官道,不入城,也不住驿置。
\n
离开荆楚之地后,萧怀玉变得异常警惕,因为越往东边走便越混乱,触目可及的是由繁华逐渐变为荒凉。
\n
这一路上他们也遇见了许多西迁的流民,听着四周的风吹草动,萧怀玉隐约感觉到不安,就好像这一路都有人在暗中跟着,让她浑身不自在。
\n
接临沂公主归国的齐军还在路上,再赶半日路,便能汇合。
\n
夜晚,萧怀玉爬上了一颗树,她向四周张望,确认没有危险后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与防备。
\n
她坐在树上,拔出腰间的挎刀擦拭,准备就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